查看原文
其他

思政课 | 刘水静:志愿战疫中的“铠甲”与“软肋”

北中医胡兵的公号 读读马原著 2022-09-14


志愿战疫中的

“铠甲”与“软肋”


刘水静

武汉大学马院副教授


郑欣怡

武汉大学马院大三学生


来源:HANMA,经作者授权转发



00后的小伙伴在网上讨论什么是爱,有一个获赞很多的答案,说爱就是使一个人好像突然有了铠甲,也突然有了软肋。什么是铠甲,什么是软肋?

当前,在湖北武汉的战疫最前沿,活跃着一群由无数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群体。他们在前线勇敢逆行,从不叫苦;但朋友的一声声问候和叮咛,却让他们热泪盈眶。他们的内心,因为爱而坚强,因为爱而柔软。




(勇敢走向志愿战疫前线的武汉“菇凉伢”、武大本科生郑欣怡同学



古代思想家王阳明,在贵州龙场时,也曾遭遇过一场疫情。一位来自中原的老者,带着儿子和仆人路过龙场,并感染了疾疫。第二天,背井离乡的主仆三人相继倒毙荒野,无人料理。




阳明听说后当即率领两个人,不顾被感染的风险,亲自安葬了三位逝者,并流着泪诵读了安慰亡灵的祭文。


在这篇著名的《瘗旅文》中,阳明说他在此地漂泊三年,历尽艰辛,但从来没有为自己的遭遇而愁苦过。可是今天却为三位来自中土的逝者,悲伤不已。


为什么会这样呢?阳明反思得出的答案是:“吾为尔者重,而自为者轻也!


为他人考虑得多,为自己考虑得少。正是这种大爱情怀,让阳明甘冒风险安葬亡者,并撒下悲悯的泪水。这就是阳明的“铠甲”与“软肋”。





今天的新冠疫情是一场大考,广大青年志愿者在这场考验中长出了金光熠熠的“铠甲”,升华出至情至性的“柔软”。这种精神,是激励我们战胜当前疫情的强大动力,是鼓舞我们在疫情结束后投身新的伟大斗争的根本力量!


武汉加油!中国加油!




花絮

(拍摄工具:小米手机,支架:凳子+牛奶盒)


(补光设备:餐巾纸+头发圈+家人手机+奶奶手电筒)




2020

不负韶华,武汉加油!
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